记者日前采访深圳各大旅行社了解到,经历了“十一”假期的首场检验之后,已经实施了20多天的《旅游法》引发了旅游市场一系列变化,旅行社依法经营意识增强,零团费、强制购物、擅自增加自费项目等行为得到初步遏制;游客依法维权和文明出游意识增强,“自由行”和“半自由行”更受青睐。
广东中旅(深圳)旅行社总经理邹锋表示,真正有品牌、有实力的旅行社,会因为《旅游法》的完善实施,而越来越强大。他透露,广东中旅(深圳)旅行社早在几年前就确立了互联网与传统门店相结合的发展思路,调整了公司总部平台,重新布局了产品结构,可以说是前瞻性地做到了与《旅游法》相匹配的调整。今后将继续围绕“好服务 真实惠”的服务目标,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加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。
邹锋向记者介绍,在《旅游法》新时代,旅行社的经营模式被倒逼调整,自驾游、自助游逐渐发育成熟,中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及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。来自全国假日办的统计数据显示,跟团游和自由行的比例长期维持在7∶3,但今年国庆期间,这一数据被颠覆成3∶7,中国旅游市场正式进入散客时代。
邹锋分析,目前的深圳旅游市场,游客的需求已经从观光向休闲转变,游客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,也更加追求旅游的舒适度。在传统观光游时代,旅行社和导游对游客提供的是“保姆式”服务,但当散客时代来临,该怎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,是组团旅行社、地接旅行社、景区共同面临的新问题。而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散客到旅行社报名,旅行社必须在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打造方面多下功夫。比如不仅推出传统的一价全包旅游团,还要推出自由行和半自由行的产品服务,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游客需求。
“《旅游法》落地肯定会有一个市场的‘阵痛期’,这是旅游市场转型的必要过程。”邹锋表示,《旅游法》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打击旅游市场,而是要行业朝着健康、有活力的方向发展,规避、抛弃之前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。未来旅游的趋势,是要打造产品的多样化、个性化,对行程线路的差异化安排,是对品质服务的满意度提升,这将是旅行社坚持诚信守则经营之外,亟待突破的核心竞争力。深圳的旅行社目前正处于这个阵痛期之内,但是要改变这个行业,只有大家共同应对困难,一起分享经验才能共同进步,这也是他今天接受采访,向业界分享经营经验的原因。
邹锋表示,一般游客认为旅行社只是做全包团纯玩团,一涉及自由行或者半自由行就到网上搜索。经常因为信息不匹配和了解有限不能达到预期目标。比如前段时间《深圳商报》曝光多起市民遭遇马尔代夫自助游网上订房的陷阱,就是涉及国际网上订房的骗局。其实深圳一些旅行社已在《旅游法》执行后推出了相关的“自由行”线路,价格且不谈,但绝对是可靠有品牌形象信誉担保的。他说,传统旅行社做自由行有更大的优势,不仅遍布全深圳各区域的门店和网络店铺可以集合资源统一配置,统一采购,还可以统一操作、统一营销,最大限度降低旅游产品成本,而且有旅行社的品牌形象信誉保证。
半自由行线路是介乎包团和自由行之间的一种模式。在包团游过程中,由于游客年龄、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,旅行社有必要提供自由活动时间。这不是个别人误解的自由活动就是推自费,而是要体现旅行社服务的个性化,游客的选择更自由,完全不存在“全团一致同意做某一件事”这个难题,而是游客各取所需,开心完成自己喜欢的旅途。
来源:深圳商报
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本网未验证,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