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廉价航空市场的争夺战一触即发。以香港为基地的HK Express(香港快运)10月27日正式启航。另有消息指出, “过江龙” 新加坡航空旗下酷航11月挥师杀到,捷星香港正在申请牌照。香港快运副行政总裁Andrew Cowen表示,香港市民已用行动证明他们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狂热需求。有监于此,香港廉航市场此次料有很大机会“冲上云霄” ,闯开新天地。
自从2008年甘泉航空倒闭后,香港廉价航空市场停滞不前,直至近年廉航大军再次杀入。其实,廉航革命早已攻陷欧美市场,这股廉航风潮悄然席捲亚洲,香港廉航市场才刚起步,旅客的接受程度亦逐渐提升。经营网上旅行社的ZUJI香港区行政总裁黄泽礼指出,随着廉航市场日趋盛行,明显见到不少用户倾向购买廉航机票,去年透过ZUJI购买廉航机票的旅客有双位数增幅。
旅客对廉价机票的疯狂程度,从转型为廉航的香港快运,可见一斑。香港快运6月宣布转型廉航,提供五条航线服务,并于9月开售68至88元往马来西亚及泰国单程机票,这个“震撼价”随即引起热烈反应,至今已售出10万张机票,甚至令订票系统一度瘫痪。
香港快运副行政总裁Andrew Cowen表示,早前因软件出错导致电脑故障,承诺已购得机票的乘客必可获得机位。他续说,未来会增加6架全新客机,预料2014年可相继投入服务,以应付市场需要。
“有平等自然会有人举手赞好。”交银国际交通运输及工业行业研究主管郑碧海表示,在条件限制下,未必所有航线适宜以廉航形式经营。他认为,香港靠近北亚地区,具有发展廉航的优势,其中,由香港到中国各主要大城市,航程约3至4小时,这点确是新加坡难以做到。
无疑,香港市民热切期待平价机票时代的来临,但对于企业而言,廉航市场并非一面倒的零限制。将于11月正式进军本地廉航市场的酷航,其总裁康贝尔.威尔森认为,倘若政府透过扶持政策,培养廉航市场发展,相信香港廉航市场潜力无限。
不过,有学者认为,现时香港的经营环境,并不利于廉航的发展,原因包括:内地庞大的航空市场暂未向境外全面开放,而且香港航空业经营成本较高,窒碍发展空间。
春秋航空发言人张武安坦承,由于香港并无廉航航机楼,加上公司引入飞机的关税较高等,导致成本负担较重。不过他强调,公司奉行“两高、两单、两低”策略,即高客座率和飞机利用率、单一机型和舱位,以及低管理和营销费用,有助把总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正在申请香港牌照的廉航捷星香港,董事长何超琼早前直言,香港进入需要理解自身位置的时代,已不能单靠发展本土市场,更多需要与周边地区合作来产生协同效应。她认为,若果本港再不力发展廉航市场,到2017年港珠澳大桥落成之际,航空客源有机会流失至其他市场,因此建议当局应要合理计划增长,依靠廉航提高整体效率。
面对廉航大军进驻香港,扎根本港航空市场近70年的国泰常务总裁朱国樑表示,现时国泰及港龙两间航空公司,每天均面对来自全球108家航空公司的竞争,包括17家廉航。他强调,集团去年10月推出“FanFares”票价优惠活动,亦是为发展新市场而设,以吸纳更多顾客。
根据亚太航空中心数据显示,廉航在亚太区的市场占率已接近20%,其中廉航在香港的份额却不足5%。作为全球最繁忙航空领域之一的香港,发展廉航市场具有一定优势及需求,在廉航混战之际,消费者当可成为大赢家,但大前提是,政策配套的安排,以及加快落实建设第三条跑道,好让等待在跑道上的廉航可以一飞沖天。
来源:大公报
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本网未验证,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