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美国《世界日报》报道,带轮随身行李(roller bag)有可能成为历史,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日前提案缩小搭机乘客随身行李箱尺寸,IATA提议的最大尺寸是长21.5寸、宽13.5寸、深7.5寸。在此提议过后,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报道,让代表了全球260家航空公司的IATA陷入舆论中心。 上周五(6月12日),IATA发布了有关行李箱尺寸提议的声明 IATA表示,“如果乘客的行李箱带有‘可以入舱’标志,出行时就可得到更大的保障。因为这样的行李箱符合了不同航空公司的要求。如果乘客出行时选择了参与该建议的航空公司,能够得到更多的福利——在客舱容量已满,一些行李需要被转托运时,带有‘可以入舱’标志的行李依旧可以留在客舱内。” 以下是IATA发言人Jason Sinclair作的7点说明: 1.缩小行李箱尺寸只是一个行业的指导建议,并不是一个新的标准; 2.该指导建议不会取代航空公司随身行李最大尺寸的限制; 3.所提出的行李箱尺寸标准仅为行李箱的最佳尺寸,并非最大尺寸。(美国4大航空公司的随身行李尺寸标准都比IATA所提新的指导标准大); 4.所提出的新的行李箱尺寸标准,旨在进一步确保乘客的随身行李能够进入机舱。很多机型较窄的飞机,当机舱满员时,都没有足够的行李架空间以供每一位乘客放置行李; 5.乘客无需购买新的行李箱,但如果乘客现有的行李箱体积较大的话,那仍不能确保旅客可以携带该行李箱进入机舱; 6.该指导建议并不是一个“为航空公司创收的计划”。在行李架空间不足,行李需转托运时,大多数航空公司是不会在此过程中收取费用的; 7.该提议也是为了让机场员工了解行李箱的最佳尺寸。 IATA称,数家大型箱包制造商已着手按照新随身行李限制研发箱包,满足新规定的标有“可以入舱”(IATA Cabin OK)的行李箱有望年底上市。 但据彭博社2015年6月15日消息,在此提议过后,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报道,让代表了全球260家航空公司的IATA陷入舆论之中。 美国民主党国会参议员舒默2015年6月14日敦促各大航空公司搁置该案,因为此准则一旦执行,除了加重中产家庭的旅行开支,现今多数随身带轮行李箱的尺寸都将太大。 舒默表示:“新提案不但将消耗各家庭的荷包,也将使商务旅客蒙受损失,因为该提案也阻止使用带轮行李箱。”他说:“这么做太过份。我们已经为托运行李、伸腿空间、耳机、枕头,甚至花生米多付钱,航空公司的营利如今正创新高,没必要在旅客身上再增加负担。” 舒默说,新准则将随身行李容量缩小20%,迫使旅客为托运行李多付费,并添购新行李箱。目前各航空公司规定的最大随身行李尺寸为长22至24寸、宽14至18寸、深9至16寸。IATA提议的最大尺寸是长21.5寸、宽13.5寸、深7.5寸。 新尺寸意味着美国航空公司或达美航空公司的随身行李容量将缩减20%,西南航空公司的随身行李容量更大幅缩小40%。 据联合报报道,以目前规格来看,只有19吋登机箱能符合,就连市面上20吋随身行李箱,三边尺寸加起来也超过新式标准。如果以现行20吋和19吋来比较,20吋规格长55.8公分、宽35.5公分、厚22.8公分、容量有35公升;和19吋款式长54公分、宽34.2公分、厚19公分、容量34公升相比,整整差了1公升。 北美各航空公司尚未接受IATA提案,但是中国国际航空(Air China)、中国南方航空(China Southern)、国泰航空(Cathay Pacific)、哥伦比亚航空(Avianca)、巴西阿苏尔航空(Azul)、阿联酋航空(Emirates)、德国汉莎航空(Lufthansa)和卡达航空(Qatar)已表示即将采用。 伴随着廉价航空开始对托运行李收费,随身行李又面临着缩水的预期,未来乘坐廉航免费行李不仅要成为历史,看来带轮随身行李(roller bag)也有可能成为历史。
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本网未验证,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
|